你好,我是C姐。
朋友圈和社群还有各种推送一大早都是关于特朗普最新关税调整的事
央视新闻:

【4月2日最新美国关税调整梳理如下】
?对部分国家征收 10% 关税:从 2025 年 4 月 5 日美国东部时间凌晨 12:01 起,对某些国家征收 10% 的关税。但文中未明确指出这些 “有所国家” 具体是哪些国家。
?对中国加征关税:2025 年 4 月 9 日美国东部时间凌晨 12:01 起,对中国征收 34% 的关税。并且目前针对中国所有产品加征累计 54% 的关税,不过不清楚此前的加征情况以及具体的计算方式。
?取消小额豁免:自 2025 年 5 月 2 日美国东部时间凌晨 12:01 开始,终止来自中国及中国香港商品的最低限度免税待遇,意味着所有原产于中国及中国香港的商品,无论货值高低,都需按规定缴纳关税。
?对汽车及相关产品征收关税:从 4 月 3 日起,对进口汽车征收 25% 的关税,涵盖汽车、轻型卡车、发动机、变速器、锂离子电池以及轮胎、减震器、火花塞等其他零部件,同时还包括所有计算机进口,如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
C姐VIP社群群友反馈说:
最大的影响是对美国亚马逊的后续备货有巨大影响,直接没有利润了,还倒亏,那还有哪些方面?跨境卖家该如何应对?
主要有以下5点
01
商品成本激增与定价策略重构
对中国商品加征 34% 关税(累计 54%)后,中国供应链卖家的成本显著上升。一款成本 10 美元的商品,若售价维持 20 美元,原利润率为 50%,加税后利润率将降至约 25%。
亚马逊 FBA 卖家需承担更高的头程运输关税,而独立站卖家若采用直邮模式,还需额外支付 20 元 / 票报关手续费及 30% 预收关税保证金。
应对策略:部分卖家选择涨价 10%-15%,但需平衡竞争力(如爆款维持原价以保护市场份额),或通过供应链优化(如寻找东南亚替代供应商)降低成本。
物流与仓储成本攀升
取消 800 美元以下小额豁免后,直邮包裹清关时间从 3-5 天延长至 8-9 天,物流商可能提高运费以覆盖关税风险。
亚马逊 FBA 卖家虽可通过海外仓规避部分关税,但需承担更高的仓储费用(如美国海外仓租金约为 3-5 美元 / 立方英尺 / 月)。
应对策略:卖家加速布局海外仓
02
供应链与运营模式转型
供应链区域化调整:
为规避高关税,卖家将生产转移至东南亚、墨西哥等非关税国家。比如汽车零部件卖家可能将生产线从中国迁至墨西哥,再出口至美国以适用 USMCA 原产地规则。
潜在风险:新供应链的磨合成本较高,且可能面临产能不稳定或质量控制问题。
物流模式分化:
亚马逊卖家:更多依赖 FBA 海外仓,2024 年中国卖家占亚马逊 3P 卖家的 50%,其中 70% 使用 FBA。
独立站卖家:转向半托管模式或自建海外仓。
潜在风险:海外仓滞销可能导致高额处理费用(如退货销毁成本占商品价值的 20%-30%)。
合规复杂度提升:
美国海关强化原产地规则,要求商品在生产国发生 “实质性改变”(如零部件税号变更)才能享受低关税。如笔记本电脑若仅在中国组装,可能被认定为 “中国原产”,需缴纳 54% 关税。
应对策略:卖家需申请原产地预裁定(如通过美国海关 eRulings 系统),确保供应链符合规则。
03
市场竞争格局重塑
价格战与品牌化博弈:
低价商品(如 10 美元以下)因关税导致价格优势减弱,卖家转向高附加值产品。如储能电池、智能家居等品类因客单价高、利润空间大,成为物流商优先合作对象。
品牌化加速:白牌卖家面临淘汰,独立站卖家通过差异化设计(如定制包装)和服务(如 Prime 会员专属物流)提升竞争力。
平台生态分化:
亚马逊:受影响较小,因其卖家以海外仓为主,且 Prime 会员对价格敏感度较低。预计关税对亚马逊终端售价影响仅 3%-4%。
Temu/Shein:依赖直邮小包的平台面临更大压力,其与亚马逊的价格差可能从 40% 缩窄至 27%。
独立站:通过亚马逊 BWP 功能(Buy with Prime)接入 Prime 会员流量,提升转化率。
市场多元化布局:
卖家加速拓展俄罗斯、中东等非美国市场。
潜在风险:新市场的本地化运营成本高,且需应对政策不确定性(如俄罗斯物流基础设施薄弱)。
04
合规风险与运营成本增加
清关延误与罚款:
海关查验力度加大,商品分类错误可能导致罚款(如误将锂离子电池归类为普通电池,关税税率从 0% 升至 25%)。
应对策略:使用合规软件(如 Eurora)自动匹配 HS 编码,降低申报错误率。
政策不确定性:
特朗普政策反复(如 2025 年 2 月暂停取消小额豁免),卖家需投入更多资源跟踪政策动态。
05
消费者行为与流量获取挑战
需求萎缩与替代选择:
高关税商品价格上涨可能抑制非必要消费。例如,笔记本电脑若涨价 20%,销量可能下降 10%-15%。
消费者转向本土品牌或二手商品,亚马逊二手平台(Amazon Renewed)流量预计增长 30%。
流量成本上升:
独立站卖家需加大广告投入(如 Google Ads 单次点击成本上涨 15%)以抵消转化率下降。
应对策略:通过 KOL 合作(如 TikTok 网红推广)或私域流量(如邮件营销)降低获客成本。
总的来说:五大核心应对路径
?供应链重构:将生产转移至低关税国家,申请原产地预裁定。
?物流优化:加大海外仓投入,利用亚马逊 BWP 功能提升履约效率。
?合规升级:使用智能工具(如 Eurora)确保商品分类与申报准确。
?市场多元化:拓展新兴市场,减少对美国依赖。
?品牌化转型:通过产品创新与服务提升附加值,应对价格竞争。
大白话说就是:低价白牌越来越没出路,大家有产品力和供应链优势的赶紧往品牌化转型!
以上!
对了,C姐擅长品牌搭建从0~1,让你少走弯路少踩坑
同时,有好产品的老板也欢迎来聊一下联合运营(+C姐V:wucancassie) 非诚勿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DLZ123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版权为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

网站运营至今,离不开小伙伴们的支持。 为了给小伙伴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和资源的对接,特地开通了独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运营大神,不时会分享一些运营技巧,更有一些资源收藏爱好者不时分享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料。
现在可以扫码进群,备注【加群】。 ( 群完全免费,不广告不卖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