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

01. 

亚马逊近期大规模取消中国供应商订单,多家企业遭受重创!

近期,亚马逊大规模取消中国及亚洲供应商订单的举动在跨境电商圈引发震动。据悉,受影响的品类涵盖沙滩椅、滑板车、空调、户外家居等多个领域。

有卖家表示,收到亚马逊以“订单错误”为由的取消通知,价值超50万美元的产品被迫自行处理。

自4月2日起,特朗普宣布对中国等180多个国家加征关税后。随后,亚马逊在未提前通知的情况下,突然大规模取消亚洲供应商的"直接进口订单"。

虽然亚马逊对此拒绝置评,但从其2月发布的年报可见,公司已将国际贸易争端列为重要风险因素。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供应商为亚马逊贡献了约40%的自营商品。

此次取消的"直接进口订单"原本由平台承担关税,现改由供应商自行清关,实质上是将关税成本转嫁给供应商。据测算,亚马逊直营业务可能因关税面临高达100亿美元的年化利润损失,这或将推动其转向采购美国本土或低关税地区商品。

02

6.5万亿美债将到期,中方已下最后通牒,马斯克发出警告

近期美国债市剧变引发全球关注。据央视财经报道,投资者大规模抛售美国国债,10年期美债收益率攀升至4.5%,30年期触及5%,这一异常走势引发华尔街恐慌。

当前美国面临双重压力:
  • 债务成本飙升:国债利息支付已超1万亿美元;
  • 再融资困境:今年需要处理9.2万亿美元到期债券,其中6.5万亿将在6月到期。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近期突然宣布暂缓关税90天,CNN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美债被大量抛售的忧虑是此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股市动荡时期,美债本应成为避险资产,然而当前却遭遇抛售潮,这显示市场对美国经济信心正在动摇。

美国每年2万亿美元的赤字规模,仅国债利息支付就超过1万亿美元!马斯克近期也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美国将面临"事实上的破产",美元价值可能会大幅贬值。

这一系列迹象表明,美债市场的动荡可能成为影响美国贸易政策走向的关键因素。

03

外企不愿意离开中国?很多人以为是因为劳动力便宜

安德鲁·德律斯,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教授曾公开表示,外企不愿意离开中国?很多人以为是因为劳动力便宜。

但事实是:东南亚、印度的人工成本比中国更低!真正原因是中国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链。

尽管近期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但大量美国企业仍坚持留在中国市场。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中国制造业两大不可替代的核心优势:

1. 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
  • 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 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
  • 显著的成本和时间优势

2. 成熟的产业链生态
  • 完整的供应商网络
  • 紧密的产业集群效应
  • 高效的协同生产能力

实践证明,这些优势难以被其他国家复制。以越南为例,虽然劳动力成本较低,但产业配套能力不足,导致许多转移的美企最终选择重返中国。美联社报道称,约90%的企业在对比各国生产成本后,仍将中国作为首选。

即便美国政府通过减税等措施鼓励企业回流,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稳定的营商环境和强大的综合竞争力,仍在吸引跨国公司扩大在华投资。这表明,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与中国"脱钩"的想法也难以实现。

图片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服务号

订阅号

备注【拉群】

商务洽谈

微信联系站长

发表
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