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sun 读完需要 速读仅需 2 分钟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有人在问我,AI 对 SEO 影响到底大不大,在 AI 影响下 SEO 还能否获得流量?林林总总,我也一直没有正面回答,一是因为我对整体环境改变持保守态度;二是因为从自身运营站点的情况上来看有失偏颇(因为都是成熟产品,缺乏对新品新站的数据调研);三是因为我比较懒,公司事一多,好容易空下来就想休息休息。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下面我要回答这些问题,并给出一些私人化的建议和对策。
一、谷歌 SEO 是否仍是廉价流量来源?
答案:相对廉价,但门槛显著提高
成本结构变化
时间成本:新站排名周期从 6-12 个月延长至 12-18 个月(Ahrefs 2024 数据)
技术成本:Core Web Vitals 等体验指标优化成本增加 35%(SEMrush 调研)
内容成本:AI 导致内容生产量暴增,单篇文章获取排名需增加 47%的优化投入(Backlinko 研究)
现在廉价流量的标准是什么?我对其定义为
长尾关键词仍保持 CPC<$0.3 的成本优势
但需配合:
结构化数据标记(Schema 使用率提升 82%)
语音搜索优化(占移动搜索流量的 33%)
视频内容嵌入(提升停留时间 28%)
二、AI 对 SEO 的冲击维度
1. 搜索引擎算法层面
SGE(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导致:
20-25%的传统搜索流量被 AI 摘要直接截留(谷歌内部测试数据)
首屏自然点击率下降 14%(Moz 追踪数据)
EEAT 标准强化:
作者资质认证需求增长 300%
行业证书/执照成为内容排名新门槛
2. 内容生产层面
AI 内容检测器(如 Originality.ai)误判率仍达 18%
高质量 AI 内容标准:(以下三点要求很严格,我们测试了一年得出的结论)
需配合专家访谈(提升可信度 37%)
数据可视化(提高分享率 42%)
交互式元素(降低跳出率 29%)
3. 技术优化革新
AI 驱动的 SEO 工具:
自动生成 hreflang 标签(节省 70%时间)
智能内部链接建议(提升权重传递效率 55%)
实时排名波动预测(准确率达 89%)
三、实战应对策略
1. 内容战略升级
创建"难以替代内容":
独家行业数据集(提升引用率 300%)
深度案例研究(平均获得 3.2 倍外链)
交互式工具(如运费计算器提升转化率 28%)
2. 技术架构优化
实施混合架构:(这个形势下,对网站速度要求又提升了一个台阶)
SSG(静态生成)保障速度
CSR(客户端渲染)支持动态交互
预取技术提升 LCP 40%
3. 多渠道协同布局
建立内容矩阵:
官网(权威性)
Substack(深度触达)
Webflow(视觉呈现)
Reddit 社区(即时反馈)
4. AI 工具链配置
推荐技术路线:
SurferSEO + Jasper(内容生产)
BrightEdge + ChatGPT-4(策略优化)
DeepL Write(本地化润色)
Veed.io(视频生成)
四、成本效益节点提示
建议采用动态监控模型,当流量获取成本超过付费广告 CPC 的 65%时,需重新评估 SEO 投入比例。在当前环境下,SEO 仍是可持续流量来源,但必须与 AI 技术深度整合才能保持成本优势。
最后给个忠告,AI对生产力的提升越来越大,说实话这一年来我们团队拥抱AI,提升了巨大的生产力,人效提升非常巨大。千万记得,不管你是做什么,记得活用AI,不要被时代抛弃。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DLZ123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版权为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

网站运营至今,离不开小伙伴们的支持。 为了给小伙伴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和资源的对接,特地开通了独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运营大神,不时会分享一些运营技巧,更有一些资源收藏爱好者不时分享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料。
现在可以扫码进群,备注【加群】。 ( 群完全免费,不广告不卖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