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线的一些新站点,都或多或少在曝光、出词上有点问题。
过程中可能与这波的搜索引擎算法更新有关系,但是这不得不让我重新审视,是不是我自己的问题更多一点。
比如我现在输出内容,都是走的固定一套 SOP,在初步调研的基础上将关键词与话题全部梳理出来。然后再在内容生成的时候,采用「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方式去填充。
这几天我真的有花时间,好好在一个字一个字读这些的 AI 生成出来的文案。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字,垃圾。
可能 AI 确实按照要求将事实描述清楚了,也将目标关键词合理布局到了内容中,完美做到了 Prompt 所要求的那些点。
但说实话,这些文案没有什么情感,更产生不了共鸣。平铺直述的文字就类似于记流水账,激发不了用户去点击 CTA 转化按钮。
我一直觉得好的文案,是用户需求与自我表达之间的交集。但是 AI 粗略生成出来的东西,满足不了这点。
所以我这几天一直在看文案写作之类的资料,我得承认 SEO 与文案写作,真的是两回事。
我可能是一个还算合格的 SEO 从业者,知道怎么做调研、怎么做页面的布局、内容的规划。但具体到文案的写作,尤其是写那种能与人产生共鸣的文字(拉近与读者距离的文字),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当然这个过程中,AI 能提供素材类的协助,毕竟它作为 AI Assistant 的角色完全是称职的。
可更多的还得写文案的人,得善于洞察需求,善于分析搜索行为背后的深层次需求,我觉得这才是写好文案的关键。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朋友说,要不去做那种不需要写太多文案的站点,比如做数据可视化呈现的内容站。
这种模式可行倒是可行,但是即便获取到了流量,也没办法完成很好的转化。这也就是我们一直所说的泛量,没有太多意义。
所以下一阶段,我可能会花更多的精力好好去练练怎么写文案,尤其是那种“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的人写出来的文案”。
可能会很难,但这是一条难而正确的事情。毕竟后面内容营销的趋势,更多的是与人(与人的需求)打交道,而不像从前那种简单与搜索引擎关键词打交道。
其实这篇小文章写到这里基本就结束了,已经把我的困惑、把我的对应策略写明白了。
如果将其变成一篇营销文,在后面加上我的学习记录,以及学习之后再实操所取得的成绩(配上高不可攀的截图),那前后对比效果是不是就出来了。
最后再附上一个课程链接,与血淋淋红字写出来的早鸟价,是不是转化会好一点点呢。
哈哈哈。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DLZ123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版权为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

网站运营至今,离不开小伙伴们的支持。 为了给小伙伴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和资源的对接,特地开通了独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运营大神,不时会分享一些运营技巧,更有一些资源收藏爱好者不时分享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料。
现在可以扫码进群,备注【加群】。 ( 群完全免费,不广告不卖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