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又是一个见证历史的时刻。
美股刚开盘,拼多多股票就大涨,一举超过了老牌电商巨头阿里。
如果单从市值上来说,拼多多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第一电商了。
拼多多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公司。
刚出道的时候因为老让别人砍一刀,搞得跟一个传销公司一样,人人喊打。
后来钱不好挣了,大家发现低价还是香,哪怕买一箱苹果半箱都是烂的。
再到最近这几年实在受不了一轮又一轮百亿补贴的糖衣炮弹,不仅是五环外的人,很多一线城市的年轻人也开始把拼多多作为网购的第一选项了。

反观阿里,自从马老师退居幕后以后就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
除了天猫商城养活(剥削)了不少新消费品牌之外,其他领域的项目鲜有成功案例。
而说到在电商的竞争,来自京东的压力虽然小了点,那主要也是因为人家深耕物流去了。
前两年突然杀出来的抖音电商已经让阿里够头疼了,但拼多多步步为营才是让阿里感受到了恐惧。
毕竟抖音玩的是兴趣+内容电商,而拼多多以一种更高效的人货匹配方式,是准备要掀了阿里货架电商的老巢。
虽然我非常不认同一句老话叫做:一个巴掌拍不响。
拼多多厉害是不假,但如果阿里电商有一天不行了,那它自己一定是第一个掘墓人。

1.不左不右,自然不上不下
在电商早期阶段,阿里的那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还是吸引了很多中小卖家的。阿里的目标也是建立电商生态,躺着当收租公多好。
但这句话越到电商的发展后期,越是句废话。
电商本就是为了提高零售效率而存在,难度不应该让生意变得更好做吗?
在一个竞争极度激烈的红海行业,最重要的是抢住自己的生态位。
京东靠着自己的物流优势占住了”快”;
因为深入供应链,拼多多占住了”省”;
而天猫商城的“好”更多玩的是一个品牌溢价;
在如今这个大环境下,不说“好”不重要,但至少不会再是大众的基本需求。
所以不管怎么样,阿里电商的战略确实是出大问题了。

2.只有领导,没有领袖
在互联网圈有一句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的话:你阿里味真重。
这主要是吐槽从阿里出来的人喜欢开会,PPT治国。
但这也侧面反映了阿里这家公司组织上的问题。
大公司病谁都会有,人浮于事也很难完全避免。但你看看隔壁美团,生意越做越大,但组织效率确实不得不服。
虽然一个企业的发展不能老靠创始人顶着,但CEO这种职位如果完全寄希望于坐办公室的职业经理人,而不是打过硬仗的创业者,一定会出问题的。
特别是在电商行业格局每隔几年就大变的情况下,职业经理人往往会选择做一个最不坏的决策,而不是勇敢的去走那条难而正确的路。

3.资本只相信效率
那说回到商业本身,站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拼多多这套人与货的匹配机制,确实是比阿里的货架电商+大生态是“先进”的多的。
在商言商,我们先不论拼多多的这套玩法是不是进一步彻底摧毁了我们产业升级的路,但这种Factory to Consumer打造出来的极致零售效率,配合上拼多多本就足够强的技术能力和用户体验,在消费降价的大环境下,其实是对阿里的用户形成了完整的需求覆盖。
比如,在高客单价耐用品领域,如果你想买3C数码或者大家电,质量有保证又能次日达的京东肯定是第一选择。这也是京东最稳固的基本盘。
那对于低客单价的生活好物,反正大概率也是冲动消费,没有什么比抖音的短视频种草和直播带货的交易链条更顺畅的了。

而卡在中间的其他品类,有钱的时候我还愿意去天猫为国货品牌支付点溢价。而一旦大家的口袋紧了,拼多多的白牌平替就是必然的选择。
这也就是为什么马老师最近老是强调淘宝的重要性。
丢掉了阿里的立身之本,覆巢之下,说不定天猫过几年也保不住了。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上面我提到的不管是京东还是抖音,当然也包括拼多多,都是利用自己的核心优势把零售效率提升到了极致。
而不管是资本市场,还是消费者,都会用真金白银给效率最高的那家公司用脚投票。

那说到最后,阿里电商就没机会了吗?
当然不会,破船还有三千钉呢。更何况阿里这艘巨轮,只是航线有点歪。
作为一家顶级的互联网巨头,这点纠错能力肯定还是有的。
就像马老师昨天在阿里内网说的一样,要回归到消费者和零售市场的本质:
如果说拼多多是靠农村包围城市,那请阿里一定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
电商江湖,没有终局,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

也欢迎大家加入我的小报童专栏,
解锁以下权益:
1.每周至少一篇深度长文推送
2.跨境出海会员交流群
3.每周半小时会员专属直播答疑
4.免费观看我在B站/油管的会员专属视频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DLZ123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版权为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

网站运营至今,离不开小伙伴们的支持。 为了给小伙伴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和资源的对接,特地开通了独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运营大神,不时会分享一些运营技巧,更有一些资源收藏爱好者不时分享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料。
现在可以扫码进群,备注【加群】。 ( 群完全免费,不广告不卖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