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词语是否听上去很高大上?信息茧房经常出现在各种地方,而我们深刻体会到每个人接受的信息,差异竟然如此大,就如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差距可以大到什么成都呢?人与人思维、生活、获取的信息,差异大得如同马里亚纳海沟。原谅我词汇量的匮乏,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学的一篇课文-《画杨桃》吗?有个同学画出来的杨桃是五角星形状的,所有同学都嘲笑他,试图掰正他的视角。而当大家坐到他的位置上观察的时候,发现杨桃,真的是五角星也。信息茧房的来源。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这个词语的正式提出是在2006年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奥巴马法律顾问凯斯.桑坦斯的《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

现在依托发达的互联网,信息量爆炸式增长,打开短视频APP,全部是情感、经济、财经、军事等等方面信息分析。我是一个很怪的人,抖音的算法已经彻底被我干崩溃了,它现在只给我推广告。因为之前我频繁刷情感话题的时候,他就老给我推类似视频,我看腻了就点“不感兴趣”,后来迷军事天天刷军事视频,抖音又给我天天推荐类似内容,把我看吐了,然后挨个点“不感兴趣”。如此频繁操作,就导致它只给我推广告了,不过它出了个抖音精选,可以自己挑选视频刷。这也是我频繁点不感兴趣以后,抖音意识到我是个不好伺候的主儿,天天给我推的“抖音精选”。

当年还有报纸的时候,大家会通过报纸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精细阅读,然后把报纸各个版面的内容都浏览一下,甚至夹缝的广告,有些人也要抠出来阅览一番。报纸的内容经过编辑们的排版,他们选择让我们看什么,我们就看什么。而今几乎所有信息的及时来源通道都在互联网和电视上。纸质媒介的信息传播渠道,现在可能只有广告传单。电视机实际上也被大部分年轻人边缘化了,我反正很少看卫星电视,除了看新闻联播,其他的基本上都通过互联网。长期坚持这种个人主义,就逐渐靠自己和互联网的算法,把自我锁在了信息牢笼里。

其实有信息茧房也不全然是坏事。比如快速过滤我们不感兴趣,对我们没价值的垃圾信息,精准获取对我们有益的内容,还能快速筛选志趣相投的朋友。大数据算法精准的把每个人套在一个看不见的小房间里。比如最近很多人吐槽的凡人歌这部电视剧。小时候看电视剧,总是看到霸道总裁爱傻白甜笨手笨脚的“我”。青春期电视剧总喜欢演霸道总裁爱上未婚家贫且善良的“我”。现在已婚已育像凡人歌这种,开始演霸道总裁爱上离婚流产带娃的“我”。其实我妈刷到的视频领先我二十年。她的手机都是霸道总裁爱上退休后老伴死了在广场舞圈子中受排挤的“我”。我爸刷到的视频尽是儿媳妇不孝敬公婆,欺负婆婆,把婆婆撵出去。而我妈刷到的都是婆婆欺负儿媳妇的视频。

信息茧房很明显也有很强的局限性,它把我们罩在了一个看不见的盒子里。让本来就非常有个性的我们,变得越来越固守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我时常会因为信息匮乏而倍感焦虑。天下大事,都是选择性的给我推送,不爱看的就不推,让我有深深的担忧,总是担心自己错过什么重要资讯。那我们该如何打破信息茧房的禁锢呢?

第一、多多浏览网页,少刷短视频。多拓展信息挖掘的渠道,靠主动发现展示型新闻网站来接触新信息。第二、拥有数据思维,靠逻辑分析而不是靠被动吸收不思考。第三、深入分析和了解事情原委的习惯,通过一件事收集跟它相关的各种素材,综合而立体的看待。第四、拓宽圈子,社交也是很好的获取信息的渠道。第五、多多发展兴趣爱好,拓宽兴趣边界,不受限。自然而然的,思考问题就能多角度多方面。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杨绛《走到人生边上》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服务号

订阅号

备注【拉群】

商务洽谈

微信联系站长

发表
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