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开始想做一件事的时候,怎么做,谁来做,和谁做并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最需要第一时间思考的是做了这件事,对相关人,事和组织的影响

    人的潜意识很容易在个人想法上,跳跃性的做加法。一旦有一个想法,就立马跳出谁来做,怎么做的思考。而忽略了事情本身可能带来的影响。


  • 通过敏捷开发法做出最小化可行性产品,然后逐步迭代,这是目前公认的效率最高的项目管理方式。

    对于创业也是一样,先完成第一个最小化变现闭环,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迭代。这跟《精益创业》中讲到的逻辑完全一样。


  • 只要某件事持续地做下去,能确保距离最终目的地越来越近,就应该坚持去做。

    用去做的心态代替去赢的心态,可以获得更稳定,更持续的执行心态。


  • 通过在第一线的评论和用户反馈中寻找产品创新机会。

    有时候创新不是发明,而是通过组合,优化,加码去解决用户的实际需求。

    有时候创新又不仅仅是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而是超越客户需求,因为客户本身并不知道要什么。

    就像客户要的不是汽车,而是从A到B的体验。

    就像客户要的不是排插,而是便捷的用电体验。

    就像客户要的不是充电器,而是使用时的充电速度,不使用时的无感。


  •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快速推进,逐步迭代。


  • 人类是群居动物,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用来衡量自己在人群中应该有的形象。为了保住自己期望的形象,人会做很多自己讨厌的事情。

    所以,降低焦虑程度,减少心理内耗,从来不应该是网上常说的,忽略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心里的那一杆秤,改变自己期望得到的形象,让自己的期望更靠近自己想要的形象,而不是群体想要的形象。


  • 什么是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种标准,一种判断事物对与错的标准。虽然一切事物都有两面性,但价值观基本决定了两个人或一群人能不能长久。

    什么是世界观?

    世界观是看一切事物的角度和维度。世界观不能决定两个人或一群人是否长久,但能决定人和组织的未来。不同世界观的人注定没办法灵魂沟通,也注定不是一个阶层。

    你认为乐于助人是应当应分,他觉得乐于助人是没事找事,这不是价值观不一致,这是世界观不同。


  • 灵魂被被人控制很可怕,但灵魂被身体控制,也在不断地侵蚀你的未来。

    你知道长期不吃早餐会有大问题,但是你的身体告诉你不想吃,于是你就不吃。

    你知道坚持运动对人生有巨大的帮助,但是你的身体告诉你不想动,于是你就不动。

    你知道脑子越动越灵,但是你的身体告诉你懒得思考,于是你就不思考。


  • 很多人都说亚马逊是做不出品牌的,我是完全不认同的。

    首先,要搞清楚到底什么是品牌,什么是品牌力。

    品牌不是一定要人尽皆知,而是在自己的细分领域有影响力就是品牌,这个影响力就是品牌力。

    量品牌力有三个角度,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

    知名度通过品牌词搜索量来测量,美誉度通过点击率和转化率测量,忠诚度通过复购率测量。

    注于做产品和品牌的卖家,请问以上几个数据是否通过持续在亚马逊上销售有提升呢?

    果你的产品足够好,知名度必然提升,美誉度必然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复购率必然高于平均水平。

    问这不算品牌算什么?

    另外从整个项目角度出发,只要做过全渠道的负责人都会有明确的感受,只要亚马逊的销量持续稳定地增加,其他小平台和独立站的品牌搜索词进站流量也是同步增加的。

    这不是品牌是什么?

    任何渠道的销售都能提高品牌的影响力,这毋庸置疑

  • 当你淋着雨的时候,你希望有一辆车,当你有一辆车的时候,你又想感受淋雨。这就是对幸福追逐的过程,永无法停止。


  • 这个世界的很多底层逻辑都是相同的,很像想法也都是类似的。我之前写过一段话,人总是更愿意相信自己已有的判断和想法,人更愿意在发表某个观点后,不断地给这个观点找支撑点,而不是反驳点。

    同样的,跟叶贝斯定理的关键点总结表达着同样的意思。

    1. 以相对合理的基础比率对结果的可能性做出判断。

    2. 质疑你对证据的分析。

    这就是读书的作用,我2023年才想明白的事情,18世纪早就有了答案。

    过于相信自己的证据,并以此来判断事件的走向。这是我们常常犯的一个错误。


  • 基础工作: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进阶工作:用己之长,克其之短。

    竞争阶段:寻找敌人最薄弱的一切环节,包括时间,去攻击它。


  • 人们倾向于答应自己认识和喜欢的人提的要求。

    影响好感的第一点因素是外表魅力。

    二点因素是相似性。

    第三点因素是赞美。

    第四点因素是通过与他人反复接触,增强熟悉感。

    第五点因素是关联性。


  • 过于焦虑与浪费的时间和已做错的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及时转念,专注于当下的事情。


  • 能力是什么?把大目标拆分成小任务的过程就是能力的体现。

    拆分结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非常考验一个人的知识量,项目经验和管理技术。

    比如年目标是开发100个客户,共5个业务员,真的有很多人只是把大目标平均到每个业务员身上,或者让业绩好的人承担更大的目标。

    如果只是把大目标用除法的方式分成多个小目标,我想哈士奇都可以做。

    真正的拆分是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到底怎么样才能达成目标,需要做什么才能达成目标,需要做的事情有什么难点待解决,什么人能解决,什么事情的进展会影响目标的达成,推进的过程中什么经验的值得复制的,什么经验又是需要舍弃的。

    整个过程贯穿达成目标的始终,这才能称之为有价值的,可落地的目标拆分。


  • 新趋势,新事物,新机会,新风口,一定要实实在在,脚踏实地地搞清楚底层原理。半知半解只会害苦了自己。


  • 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事情,什么是错误的事情。但我们无法总是管住自己的下意识行为,因为有些错误的事情总是更容易做到。

    这有点像冥想的时候,思维控制不住地想乱七八糟的事情。

    冥想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把思绪重新拉回到冥想本身,循环往复,直至自己能够稳定地让思绪停留在冥想本身,以达到休息大脑的目的。

    生活中,工作中也是这样,我们需要不断地纠正自己的行为和思考逻辑,让自己始终处在正确的轨道上。


点赞(1)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服务号

订阅号

备注【拉群】

商务洽谈

微信联系站长

发表
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