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力短缺、物流费用增加带来额外成本,亚马逊三季度业绩总体未达预期


北京时间10月29日,亚马逊公布了截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的第三季度财务业绩。财报显示,亚马逊三季度净销售额为 1108 亿美元,与2020年第三季度的 961 亿美元相比同比增长15.2%,但仍未及 1116 亿美元的市场预期。


第三季度亚马逊营业收入则由去年同期的 62 亿美元降至 49 亿美元,下降20.9%;该季度净收入为 32 亿美元,每股摊薄收益 6.12 美元,两指标均低于市场预期,去年同期净收入为 63 亿美元,每股摊薄收益为 12.37 美元。


新任CEO安迪·贾西在财报中解释称,在优化短期利润与优化长期利润之间,亚马逊选择了后者。他提及,疫情之后,亚马逊的履约网络规模几乎翻了一番。由于劳动力供应短缺、工资成本增加、运输成本增加等因素,安迪·贾西预计亚马逊的消费者业务在第四季度将产生数十亿美元的额外成本。


2、港口持续拥堵,供应链问题难以解决


据外媒报道,截至18日,洛杉矶港约有20万个集装箱仍积压在洛杉矶港外,码头上有25%的货物停放了13天或更久。据10月18日的最新数据,目前光在洛杉矶锚地等待泊位的集装箱船就达到34艘,在港外等待的船舶达到10艘,平均等待靠泊时间激增至12.5天。而美国第三大集装箱港口乔治亚州的萨凡纳港当前货物积压情况也相当的严重,近8万个集装箱积压在港口,比平时多了50%。


早在10月13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正式开启“007”模式,要求洛杉矶港和长滩港的部分作业实行实行每天24小时、每周7天的营业模式运营,来缓解港口的拥堵问题。同时,并让美国本土的货物运输卡车在交通不拥堵的夜间运送货物,增强消费品供应链。


美国民调机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在美国供应链问题持续、全美劳动力不断减少之际,约54%的美国人表示,在购买普通消费品的时候遇到“发货延误或商品短缺”问题。


但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在短时间内想要疏通货物的囤积,缓解港口拥堵情况依旧很困难。


3、亚马逊上新政策针对中国卖家


近日,亚马逊推出了一项新的本地销售服务计划“Local Selling on Amazon”。


消息指出,这项计划将支持本土第三方实体店卖家,在特定的美国邮政编码区域内,为当地买家提供到店自提服务。


买家下单时,既可以选择自行在线下取货,也可以选择让当地卖家极速发货,从而大大缩短买家从下单到收货间的等待时间。


据悉,在美国已有一大批第三方实体店卖家加入了这项服务。同时亚马逊表示,现在开始,所有意愿加入此项服务计划的零售商都可以通过平台提交申请,预计到2022年,亚马逊本地销售服务的范围还将继续拓宽。


听上去这似乎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政策,但这却让不少中国卖家又开始惆怅了。



其实卖家们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此前,亚马逊欧洲站就曾出台政策,强制卖家在后台添加商品的原产地信息,疑似针对中国买家。如今,亚马逊更是直接将卖家的信息搬到了前台。虽然目前为止,暂时没有证据能够表明,此举是在针对中国卖家。


但可以确定的是,亚马逊此举确实扩大了亚马逊平台上的“本地保护”,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卖家在平台上的销售优势。


亚马逊副总裁吉姆·阿特金斯(Jim Adkins)曾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经亚马逊调查发现,如果本地零售商提供店内自提服务,那么绝大多数的消费者还是更愿意选择本地选项。


不难预料,在不久的将来,同等条件下,买家将毫无疑问地优先考虑在服务更丰富、配送效率更高的本土店铺进行购物。不仅如此,随着“Sold by the local seller”的标志让买家越来越容易分辨出本土卖家,中国卖家们也将因此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点赞(1)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服务号

订阅号

备注【拉群】

商务洽谈

微信联系站长

发表
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