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跟人是不一样,我的职业生涯中从来没有过迟到。

    这句话是我在某视频中看到的,看似很简单的习惯,从不迟到,但是加上一个从来没有过,这何其难。

    后来我又思考后,才发觉这是底层思维模型的原因促成的行为习惯。

    人跟人之间的不同,从来不是某一个行为不同,而是行为背后的思维模型的不同。

    所以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必须搭建什么样的思维模型,这个模型就像是电脑中的系统,有了基础的windows系统,鸿蒙系统,IOS系统,你才能运行软件。

    你有什么样的系统,才能构建什么样的能力,有了能力,才能创造想要场景。

  •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尽量保持平和的态度和语气词你就已经领先这个社会上的很多人了。有太多人,因为语气习惯导致错失很多与人进一步沟通的机会。


  • 自己对自己所做决定的归因,通常不是真正的原因。基本归因错误,是人类最常见最频繁的错误。如果不能正确的认识这一点,人生将永远把世界变成静态的。


  • 人的所有行动都是由精神力量支撑的。构建精神力量是持续行动的基础。


  • 专注地投入到每一件正在做的事情。

    全神贯注是最起码的生活原则,专注的学,专注的玩,专注的工作。有时候看到开会时,开小差,玩手机的人,挺心疼的,浪费着生命还无所知。


  • 强者从不抱怨环境,因为强者的逻辑永远是,专注当下需要做什么,才能让未来更好,包括环境。


  • 用户的消费动机越靠近核心,证明用户越会因为产品或服务本身而消费,这种消费行为就会持久、稳定。比如,耳机的音质和蓝牙连接稳定性。又比如,口红产品的上色效果,保湿效果和防水效果。

    用户的消费动机越靠近外缘,证明用户更可能是随机消费,消费行为就是偶发的、没有持续性的。比如外观差异化,打某一个群体的情怀卖货。

    衡量一个网红品牌会不会短寿,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走红的点,是不是靠近它的核心消费动机。

    这段话的结论很有意思,但是更高一个层次去看,如果品牌在有产品实力的前提下,做出更多有营销性质的产品,只会有更好的营销效果。这款产品本身的是否短寿,不是重点,重点是产品带来的流量有多少,承接的流量有多少,成为粉丝的流量有多少,二次复购的流量有多少。

    更重要的是,仅仅有高品质的产品,现在的世界已经很难做出爆款,你必须依赖更多的营销手段,而外观差异化本身也是一种营销手段。

    所以,“衡量一个网红品牌会不会短寿,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走红的点,是不是靠近它的核心消费动机。”这句话我是不认可的,维度太单一。


  • 所谓颗粒度就是完成一件事情拆分的项。颗粒度越细,数据量就会越大,发现问题的底层原因的可能性越大。


  • 核心价值+产品拓展+营销能力

    不同时代,不同能力的重要性在变现过程中完全不同。

    产品匮乏的时代,优质的产品能力获得成功的概率很高,无需多强的营销能力就可以快速覆盖到群众中去。

    百花齐放的时代,仅仅有优良的产品已经不足为奇,加之优秀的营销能力,也可以将一款产品打爆。

    竞争激烈的现在,产品必须优秀,而不是优良,再辅之优秀的营销能力,才能将一款产品打爆。

    优秀产品的标准不再只是单一的高品质产品,而是超越客户心理预期的产品。

    如何超越客户心理预期,我想有很多做法。

    例如,自带营销属性的产品,跨行业的包装方式,反向虚标的产品,敢为天下先的微创新产品,等等。

    现有的流量商业竞争模式必然的走向一定是单次获客成本大于产品实际毛利,所以整个行业都会进入抢客户的阶段。先拿到客户,再二次营销。如果产品无法超越客户心理预期,在茫茫产品大海中,客户凭什么记住你的品牌形象,凭什么二次复购呢?又凭什么分享给身边的人?


  • 目前为止,我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PBL,基于问题或项目学习。虽然我刚知道这个方法论,但我的很多技能都来自于这个学习习惯。

    第一步,你必须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或勇于直面问题的人。

    第二步,你必须勇于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解决本身做计划。

    第三步,你必须有韧性和自省的能力,不至于遇到困难就丢掉解决问题的勇气。

    最终,无论问题是否解决,只要你倾尽全力,你所积累的知识,一定是多倍于书本学习的。


  • 当一个人觉得自己身边的人全是傻逼的时候,离他远一点,他大概率是真SB.


点赞(4)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服务号

订阅号

备注【拉群】

商务洽谈

微信联系站长

发表
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