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根谈在前篇文章聊到了联盟广告CPS类型作弊的原理和方式,相信大家对于联盟广告作弊已经有了初步的概念。虽然CPS号称是广告行业里面作弊最难的,广告主销售KPI最严苛的,但是还是有各种黑科技来打破这种平衡,只要有利可图,联盟客还是会前赴后继,一直在违反的边缘试探着,所以作弊和反作弊的博弈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任何作弊特征和反作弊手段都是一时的,没人敢说自己了解了所有的作弊特征以及反作弊手段,真正的反作弊技术可能存在某些公司的风控团队的算法里面,且随时会更新迭代。本文主要还是以市面上主流的做法以科普的形式给大家描述流量行业的黑与白,个人从业经验存在解读不深的地方,请谅解。
在聊反作弊的手段有哪些的同时,我们应该深刻认识,为什么要反作弊?如果不处理作弊行为,会有何危害
1.降低企业的营销成本(从广告主的角度)
由于广告作弊,流量异常的存在会导致企业营销预算损失,或者说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企业的营销成本。
2.正确的归因和功劳分配(从联盟客的角度)
作弊本质上是抢归因,渠道A的功劳归给了渠道B,渠道B虽然开心,但是渠道A肯定不愿意,如果长期下去,渠道A会减少甚至停止推广,造成劣币驱逐良币,影响广告主的渠道结构
3.规范行业健康发展生态和行业信誉(从行业角度)
联盟行业参与者众多,主要有广告主,联盟客,联盟平台,大量渠道作弊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广告主对于联盟广告的不信任,减少预算投入,甚至关闭联盟项目造成整个联盟行业萎缩,整个产业上下游的合作商受损。
上文总结了CPS广告作弊的本质特征是抢最后点击的归因,有了这么明确的作弊特征,所有的反作弊手段都可以从订单的用户行为轨迹上入手分析是否存在作弊嫌疑;反作弊手段的本质主要是增加作弊的成本,提高作弊门槛进而减少作弊产生。
从行业上面可以寻找的资料来看,大部分广告主的反作弊手段其实大同小异,分为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完善规则和黑名单三部在走。这样可以在多个阶段设置不同的风控规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减少作弊的产生。
事前预防
俗话说:预则立,不预则废。预防在初期就会做一层过滤和保护机制,具体体现以下三块。
1.加入联盟协议条款
广告主在开展联盟营销的时候,每个项目都有会一个条款(term&condition),联盟客在加入的时候需要仔细阅读,加入项目意味着默认接受一切处理办法,广告主也可以更新条款。所以广告主一般会把一些联盟客禁止使用的推广手段加入联盟协议里面,以及说明发现的处理办法,防止后面出现处理争执。
我们以Bangggood和Shein的联盟项目协议为例,都明确规定域名词投放的处理办法,如果联盟客在搜索引擎上面直接投放广告主的域名词广告做PPC竞价,理论上广告主有权利随时封掉账户和不发放佣金。联盟协议里面除了规定联盟客禁止的推广方式还是可以授权部分推广方式,比如shein在自营项目协议里面允许渠道可以使用域名词Trade Mark+Coupon投放,需要做关键字完全匹配,并且列出可以投放的关键字。
2.追踪cookie和订单审核周期规则优化
追踪cookie有效期和订单审核周期联盟营销比较重要的两个点,一般affiliate的追踪cookie有效期是30天~60天,亚马逊和速卖通这种大平台的cookie有效期在1天~3天,cookie时间越短,在一定程度可以防止某种作弊形式比如大量点击来带的广泛cooki植入,通过概率事件来获取最后点击归因。另外由于CPS是按实际付款订单购买成交的金额,由于存在退款的情况,广告主对于所有的佣金结算都有一个订单审核周期,一般有30~90天,佣金审核周期越长,对于广告主越有利,可以在审核周期内发现作弊特征并且及时处理,订单审核周期对于刷单类型的基础作弊可以做直接的防范。
3.审核门槛提高做到一对一审核
联盟客加入广告主的联盟项目一般都要审核才能加入。了解你的联盟客来自哪里,推广形式如何?可以梳理联盟客加入条件,让推广模式比较清晰可控的渠道才能加入进来。
比如在招募的时候重点关注联盟客提交的信息包括资源来源国家,推广网站,推广方式,合作邮箱,申请备注,申请备注的留言信息可以知道渠道的推广经验,其中重点检查推广网站的广告内容,如果推广网站打不开,或者流量较小,相关性不高可以直接驳回。另外也要注意联盟客提交的网站是否为马甲网站,或者提交别人的网站来替代,通过推广网站留的信息和注册信息进行匹配。国家这块重点关注渠道来自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等国家是广告流量作弊的重灾区。同时可以借助第三方平台的系统评分,有些平台比如SAS有对于联盟客的等级评分,相当于联盟平台对于渠道做了一道审核,评分越高,说明质量越高,审核通过率越高。
有些系统可以在注册阶段设置风控条件,根据系统风控的等级和数据库去自动有些有风险的联盟客做到自动驳回。
事中防范
当渠道已经加入到广告项目的时候,接下来需要做的事对于推广数据的监控。
重点关注数据包括以下几点
点击量:点击量越高特别是日均几十万上百万这种存在送大点击撞cookie的行为
转化率:整个项目有个平均转化率,转化率过低和过高有存在不正常需要列入关注名单,比如劫持的渠道转化率一般会比较高
销售额:每个渠道起量都有一个时间周期,如果存在快速起量并且环比增长率特别高的也是重点关注对象
订单类型:有些订单存在全是新客或者全是老客户也是比较异常
渠道经理需要定期关注有以上特征的联盟客,如果系统有报表监控效率会更高,当然了以上数据特征也会存在造假的情况,毕竟联盟客知道广告主会重点关注以上情况,所以会对数据做一些真真假假比如渠道劫持导致转化率较高,会给链接导一些转化率低的流量,导致数据受到污染,造成误判的情况。
因此需要用到订单维度的customer journey分析,根据订单的用户轨迹来分析一些特征。
1.看流量的referrals:refer可以看到流量来自哪些网站,比如流量大部分来自搜索引擎,就可能存在PPC广告作弊,当然不排除有SEO流量的可能。如果有品牌的相关域名导流量也可以看到。如果大量来源为空白的,排除浏览器抓取失败的情况,还有可能是联盟客做了一些隐藏或者cloaking,也是重点关注的地方
2.看订单归因路径,从首次点击到成交的时间,甚至可以回溯上个渠道是哪个渠道,比如SAS有订单报表可以看到该平台某个订单从点击到成交的归因路径,包括时间间隔。
如果有渠道大量订单都是在支付(加购前)前X分钟完成,这种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3.用户购买决策周期订单特征
有些平台会提供归因路径的报表,比如把一个订单分为介绍者,影响者,最后成交者,单独成交者,看单个渠道所有订单类型的比例
introduce(引荐者):就是第一次将客户带到网站的比例,也叫first touch in
influence(影响者):中间将客户带到网站但是未成交的比例 也叫middle touch in
close(成交者):最后点击将客户完成归因的比例 也叫last touch in
solo(单独成交):整个归因路径只有一个渠道覆盖的比例 也叫solo touch in
一般来讲,受制于推广方式和流量类型的不一致,每个渠道完成的订单各个比例都是不一致的,CPS类型的需要重点关注close类型,如果一个渠道绝大部分订单都是close类型,一般来讲,要么渠道质量不高,要么可能存在作弊嫌疑。solo类型占比高一般证明流量更为优质,渠道归因交叉较少,对于广告主价值较大。当然influence订单占比高,close占比较少的渠道也需要重点关注,他可能是帮你做了助攻,但是最后没有把功能归给他的,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其他非CPS合作。
注意:这里讲的归因路径都是整体归因而且自归因,如果是单个平台自归因其实比较局限性。
事后完善规则和黑名单
大家需要有个共识,市场上不管是CPC,CPM,CPS的广告作弊是无法杜绝和避免的,我们只能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并且建立完善的黑名单制度并且监控起来。总结作弊的特征和规律,在全平台拉黑有某种作弊特征的资源。如果企业有专门的风控团队和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快速识别和处理。
1.监控域名词作弊
由于域名词作弊在整个行业比较常见,有种猫捉老鼠的感觉,域名词作弊除了定期手工在搜索引擎上搜索,同时可以结合平台有的域名词监控工具,有条件的可以付费购买专门的软件brandverity
2.使用专门的监控系统
付费购买或者企业自主研发专门的风控系统的作用在于把刚刚提到的一些特征和条件直接设定到系统里面,比如可以监控点击数,转化率,重复IP位置,每日转化数据量等等,生成可视化的报表可以在第一时间通知到相关人员。
3.追踪技术迭代升级
有些作弊其实利用了广告主自身追踪链接的不完善,比如存在链接有规律且直接用明文暴露的问题,可以把推广参数链接进行hash加密
作弊和反作弊永远处在斗争中,所有的反作弊的措施主要是增加渠道作弊的成本,当渠道作弊成本高于收益,作弊现象就会减少很多,也增加了联盟客作弊的门槛。
反作弊永远不单纯技术的问题。跟广告主的重视程度和人员意识也有关系,工作人员意识薄弱,反作弊技能不足,跨部门团队分工不合理,数据不透明存在信息差,反作弊技术工具单一,以及不合理的业绩KPI指标等因素也会滋生作弊的产生。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DLZ123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版权为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
网站运营至今,离不开小伙伴们的支持。 为了给小伙伴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和资源的对接,特地开通了独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运营大神,不时会分享一些运营技巧,更有一些资源收藏爱好者不时分享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料。
现在可以扫码进群,备注【加群】。 ( 群完全免费,不广告不卖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