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营销

媒体内容,重新开始中心化

大概是从今日头条开始,新闻资讯开始由算法分发,开始去中心化。过去十年,算法与去中心化是绝对主流。同时诞生的另一个概念是“信息茧房”,在人与算法的互相驯化之后,人们只想看到自己想看的信息,而算

爆款,自成潮流

从市场部,从品牌营销的视角,卖货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又到一年618大促季,每当此时就会有人纠结,大促营销怎么做,怎样平衡品牌与效果,市场部要不要背卖货的KPI?越来越多的营销案例的直接导向是卖货,比

UP主,请不要停更

上周,UP主停更潮一度成为大众话题,甚至惊动央媒。这个事件里有UP的抗议,也有平台的傲慢,但归根到底是钱赚少了,不高兴了。一直以来,不管是B站还是UP主,包括其他平台的网红达人们,很多人将接广告看作是

抖音,重塑商业共识

抖音,作为日活超过6亿的全民短视频内容平台。在用户看来,这是短视频信息流,是青年流行文化的制造机,抖音爆款商品的源头。从品牌视角看,在内容生态下,抖音之于品牌,之于营销的角色是什么?如何从品牌的视角理

小红书搜索,消费决策关键节点

从各个层面来看,搜索对于消费决策的权重都在增加。一是存量时代的理性消费,大家的消费决策更加谨慎和理性,即便不是大件消费,也开始多方对比,消费升级与冲动消费的比例在降低。二是信任关系的迭代。当开始理性消

小红书产品种草:从筛选,到生长

品牌开始准备双11,预算如何分配,平台如何选择,成为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当所有营销都集中在几个头部平台时,需要深刻理解每个平台的营销角色与策略方法,然后选择适合的平台投入。上周我拿到一份小红书的人群策略

一个达人,就是一家广告公司

达人与广告人,两种相爱相杀的创作者。我多次提出过有关达人趋势观点,比如“达人内容,成为营销主战场”,比如“达人创作者,正在替代广告人”等。总体趋势是达人营销愈加成熟,广告行业既有创作模式被打破。这

Pranding :公关立足,广告出街

公关与广告的差别,这几年谈论的人少了。更多人就事论事,不再纠结于概念,这是我们行业的进步。但我们并不能忽略,公关与广告思维方式的差别,面对同一个brief的不同思考方式。当探究一个项目的策略逻辑

透过“二舅”,理解B站

“二舅”视频火了整整一周,今天不谈作品本身,我们退一步谈关于内容生态的思考。二舅的爆红是偶然还是必然?先说结论,对于UP主是巨大的偶然,但对于B站是绝对的必然。在此之前还有何同学、罗翔教授,自

碎片生态中,创造“大内容”

大内容不是大创意,是信息量更大,更完整的内容。前几天看到一个数据是,中国有8亿多短视频用户,平均每天占用时长是2个多小时。这是客观事实,也证明互联网内容生态的碎片化,人们信息接收的方式更加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