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寄几的第93篇文章

在《自传播》一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486”自传播模型,“486”自传播模型包括4个前提、8大战术和6个始终。

自传播的“4项前提”

自传播的“4项前提”是产品或营销实现自我传播先决条件,包括“真实的需求”、“顺畅的体验”、“好记的名字”和“强大的组织”4项内容。这4项前提是实现用户裂变的根基,如果这个裂变的根基条件不满足,传播得越广只能起到反作用,更谈不到用户的的大范围裂变增长了。

前提1:真实的需求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是需求成伪,那么再好的产品也很难有市场,如果产品在应用场景内不能解决用户的真实痛点,那么这个产品无论交互设计的再好,推广力度再大,都不会有稳定的用户留存,更不会有用户裂变增长。比如在早些年O2O业务火爆的时候兴起的上门理发服务,在大规模补贴结束后,几乎没什么留存的用户;对于上门理发服务,首先理发就不是一个高频的活动,其次,上门理发中,用户的可选择性减少了,能享受的服务也减少了,还要自己打扫卫生,这种需求,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会有很强的意愿的。

前提2:顺畅的体验


要有顺畅的体验,就要满足方便上手和顺畅使用。方便上手,就是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和学习成本,最好就是傻瓜式操作,比如传统家电生产企业的电视机遥控器,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按键,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很多用户除了开关机以及转换频道的按键,其他的按键直到电视机换代的时候都不知道有什么作用;这一点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在这方面就做的很好,遥控器按键简单易懂,而不是功能的罗列。

前提3:好记的名字


无论是线上分享还是口碑传播,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可以为企业节省百万千万的广告费。如果为了追求标新立异起一些比较拗口难记的名字,用户可能一时被吸引到,但因为比较难记,也很难传播出去。

前提4:强大的组织


让产品具备自传播能力,需要“产品设计、技术研发、运营支持、客户服务、推广营销”等多个部门鼎力协作才能真正落实,既需要公司的最高管理层全力支持,又需要组建跨部门的自传播项目组。

 自传播的“8大战术”

产品自传播的“8大战术”包括“主流程”、“可视化” 、“加文案”、“个性化”、“植彩蛋”、“超预期”、“参与感”和“抓热点”8项具体打法。这些战术旨在全方位挖掘产品潜力,为产品植入自传播的基因,是实操性很强的战术。

战术1:主流程


在活动流程设计中鼓励用户传播。鼓励用户传播意味着需要用户付出行动,所以活动流程的设计中“传播”环节的设计需要给予及时性奖励。现在比较流行的玩法是激励让用户将产品分享到用户的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在有新用户通过分享链接注册使用产品后,新用户和分享产品的用户都会得到相应的奖励。

战术2:可视化


通过视觉、听觉设计的方法,让产品被人感知到,或者让其他人觉察到某个用户使用了产品。被感知到了,就有讨论传播的可能,例如百雀羚曾做过一次长图营销引发传播。

战术3:加文案


没有用户会去传播一句广告语,但用户会传播有趣味、有内涵的信息。文案可以让用户觉得好玩,比如将大杯叫作胖杯;文案也可以与用户有关系,比如与用户场景相关的文案或者与用户自己相关的文案。

战术4:个性化


在现今的市场中,各行各业的同质化竞争都比较严重,没有个性的产品及活动,注定只能会在红海市场中挣扎;只有在合理范围内的个性化产品及活动,才能脱颖而出。对于扩散增长,最简单的是将用户的名字植入到活动中,让用户觉得这件事与自己有关,引起转发。

战术5:植彩蛋


彩蛋是给予用户的惊喜,是一种魅力型需求,对于魅力型需求,随着满足用户期望程度的增加,满意度也会急剧上升,例如淘宝在某年愚人节中将App首页倒过来,这就从产品角度植入了彩蛋。

战术6:超预期


意想不到的事情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比如在对核心粉丝的运营中,我们可以不搞平台活动,而是单独为粉丝提供一个礼物,如一张带有粉丝名字的H5电子贺卡。

战术7:参与感


在参与感方面,小米是做的就非常好,对于每一个版本的更新,都会让米粉们试用,然后提出意见,设计师再根据意见对产品进行改进,这让米粉们都参与到了产品的设计之中。

战术8:抓热点


结合全民关注的热点事件和社会问题,推出相应的活动,就有机会借势迅速吸引到民众的注意力,从而快速获得用户。需要注意的是热点一定要与用户相关。比如中秋节有些用户关注团聚,有些用户关注放假旅游,有些用户关注假期加班。

自传播的“6个始终”

营销自传播的“6个始终”包括“始终挖掘产品的潜力”、“始终洞察人性的本质”、“始终发动群众的智慧”、“始终引入好友的互动”、“始终相信创意的力量”和“始终激发二次的传播”。这6个始终是让营销活动吸引人并且有自传播能力的6个原则。

始终1:始终挖掘产品的潜力


在运营推广中,我们最重要的事情是给产品找应用场景,在基于不同人群、不同场景、不同需求的情况下发现产品与用户之间的联系,让用户感觉到“原来还可以这么用”。挖掘产品潜力是以用户和场景为中心的,产品功能只是满足用户需求和场景需求的条件。例如地图软件的功能是查路线和地点为主,但也会提供给爱跑步的人的能量消耗。

始终2:始终洞察人性的本质


人性本质有很多种概括方式,比如马斯洛需求理论、七宗罪等。我们通过产品的用户行为数据,可以比较直观的洞察用户的真实需求。人性的本质有很多,我们要满足的是我们的用户的需求,通过用户的浏览记录、使用习惯、内容偏好等行为特征,找到用户的关注倾向、空闲时间、消费能力、兴趣偏好等信息,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建立用户画像,作为营销活动的前提。

始终3:始终发动群众的智慧


通过用户与产品的交互点创造自传播动机,注意我们要找的是典型用户智慧。一方面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对用户进行分层,从中找到不同特征用户群组中的典型用户;另一方面,可以发动用户提供内容,根据点赞、浏览量等体现认可程度的数据中找到典型用户智慧。

比如网易云音乐刷屏的乐评地铁活动,每一句文案都能戳中一些用户的心理,但每一句文案的挑选规则都符合典型用户智慧。

始终4:始终引入好友的互动


好友互动是用户自传播的基础,通过现有用户的好友互动方式以及现有用户的分享动机,找到自传播的动因。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现有用户转发的内容,找到用户分享传播的原因,以此来设计活动。

始终5:始终相信创意的力量


创意在自传播活动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可以通过“A/B测试”来验证自己的创意,通过小部分用户的反馈修正创意的方向。

始终6:始终激发二次的传播


激发二次传播是成功自传播活动的关键。在一次传播时我们要挖掘产品与现有用户或目标推广用户的关系,二次传播时我们要满足用户的传播动机。例如用户对快捷酒店的需求是便捷、舒适、干净,这是所有用户的基础需求。商务差旅人群是快捷酒店的客群之一,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创意或服务升级,比如在房间里放一束花,让用户感受到超出预期的体验,引发用户自动传播。

“486”自传播模型创造分享动机的思路是通过6个始终从产品中挖掘对用户的吸引力和分享动机,利用8大战术将分享动机融入到产品或者活动中,找到传播的关键点,引发用户的关注和分享。



RECOMMEND

推荐阅读


你的广告被同一个用户看了几遍?

为什么要学理论?

用户增长的基础-PMF

用户增长之建立北极星指标

聊聊点击率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转化率

Facebook VO 和AEO有什么区别?

怎么优化 ROI 7?

Google UAC广告学习不成功?

Google UAC 3.0 转化价值优化

新建ACe Campaign的具体操作步骤



我是二维码,长按关注我^_^


喜欢就分享和关注吧


                      






















 


点赞(1)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服务号

订阅号

备注【拉群】

商务洽谈

微信联系站长

发表
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